今年是++第一個可以提燈籠的元宵節,(去年還不太會走)
而且大樓有發老虎燈籠,
老娘拿到二話不說的開始組裝,
滿懷興奮的在周日晚上吃完飯,
(整個不知道在high什麼)
帶個燈籠,從事++最愛的活動~~~散步~~

我們的路線是在一樓廣場走一走,
看看魚,看看狗,看看車
然後一路晃到保母家,
say個哈囉再回來,
順便再去全家買個涼的

母子兩人提個一閃一閃可愛的燈籠,
走遍中庭,馬路,小路,
結果...竟然沒半個人在提...
難道今天不是元宵節?難道我擺了個大烏龍?
那一堆人在排隊領燈籠的原因是??在家裡提嗎??

錯了,
台北人(或是現代人)是不會在大街小巷提燈籠的,
他們都在"花燈"的旁邊提,
頂多看完花燈提到捷運站裡吧!!
我是想像啦,因為我也沒有去看花燈,人太多了,
(老婷說..提燈籠是偶們"濁水溪以南"的活動啦)

我們小時候,
提燈籠是多麼好玩啊!
很難得的可以晚上出去玩,
小孩也不怕天氣冷,
可是很期待"提燈籠"這個的活動的,

在差不多7點的時候,
就和弟弟,鄰居,表姐表妹們集合,
一群人差不多7-8個,
從家裡出發,到"田裡"去冒險~

我們的燈籠是DIY的..
用牛奶罐在上方挖4個洞,
用鐵絲穿過,再插一支筷子,就是我們的把手啦,
接著用釘子從罐子底敲進去,
再把蠟燭插在上面,
當然要在奶粉罐的身上多挖幾個洞,
才能確保它會"金光閃閃"
洞太多太大會被風吹熄,洞太小會沒光,
所以...提燈籠這是需要技巧+天份的

對了,蠟燭要多帶幾支,不然路還沒走完,你就"毀花"了,整個殘念

鄉下的田裡,晚上是很可怕的,
路燈久久才會有一支,還不大亮,
有些地方更是伸手不見五指,漆黑一片
而且有些田還有他們的祖先"駐守"(墳墓)
(不是有些田,是很多田都有)
氣氛相當..涼,
一年唯一的一次,
可以一群小孩在晚上去"探險"
大呼小叫,嘻嘻哈哈真熱鬧,
大的要顧小的,
還會遇到其他"燈籠團"
同村的也差不多都認識啦,就小小打個招呼唄!

除了要顧手上的燈籠,
腳下也要注意,
以免一不小心去踩進水溝裡或踩到雪特,
那就真的很雪特了

一趟燈籠冒險之旅差不多2個小時,
(哇,現在想想除了逛街我竟然可以還可以走那麼久)
回到家9點多就刷牙洗臉,身體擦擦就被趕去睡覺了,
怎麼沒洗澡呢?
因為..小時候大家都流行在6點前洗完澡,
7點才洗就會被罵.."幾點了還不去洗澡!"
所以小孩們都是洗的香噴噴的才出去集合呢!

現在的燈籠都很漂亮,又輕又薄,還LED燈一閃一閃的,
小時候的燈籠也沒人在怕會割到手,也不怕蠟燭弄不好會火災...

真是懷念小時候那個奶粉罐啊!!

PS.我真的老了,竟然在回憶童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羅南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